儒源动态

新年第一课:少年强则国强

2018/2/22 9:08:46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少年充满着蓬勃朝气,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载着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青少年肩负着祖国兴旺发达和繁荣强盛的重任,他们将是社会未来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







因此,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精心培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青少年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少年强则国强,从小抓好教育,就等于抓住了强国之本。







最近刷屏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仅为观众在春节奉献了音乐盛宴,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唤醒。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说:“‘青年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扣好第一粒扣子’,因为扣好了第一粒扣子下面的若干粒扣子才能扣得准、扣得端正。像《三字经》这样的中华文明典籍就是我们人生的第一粒好扣子,古典书籍帮助我们扣好第一粒扣子,那么在以后的人生当中我们才能走得端正,走得稳当,走得又快又好,走向我们人生辉煌的未来。”

《三字经》的演唱者王力宏提到:“小时候接触到的第一个经典是十分重要的,他能告诉我们是谁,从哪儿来,又将去向何方。”






传承经典,就是传承文明的精神“血脉”。我们下一代民族精神的培育要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继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仁者爱人 


中国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原则。






 诚信待人 


诚信既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言必信,行必果”是历来中国人待人处事的人生哲理。





 矢志爱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格言,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礼记·礼运篇》中所描述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就是儒家的思想家们对理想社会的描绘。这种描绘,正体现了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关心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敬老爱幼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妇从”是中国人维护家庭和睦的伦理道德规范。“孝”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由孝父母扩展到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人维护家庭和睦、社会有序的法宝。





 勤俭节约 


《左传》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墨子也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现代社会也需要勤劳节俭。勤劳生财富,节俭省资源。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勤劳节俭也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能够让人类可持续发展。







 知行合一 


《中庸·第二十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在学、问、思、辨之后还要笃定地履行、坚定地执行,这是践行学志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就是《论语》中讲的“博学而笃志”。





知行合一,“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一床被子”也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成功从小事做起。老子一直告诫人们:“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下功夫。





心静者不浮躁,沉稳者不轻浮。被子要叠成方方正正并不容易,当我们要面对不断重复的步骤时,克制惰性、保持耐心并不容易,面对这种情况,应对的方式,是静下来细细思索,理出脉络,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将事情做好。

叠被子的过程便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