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源动态

孙学策老师:教育就是为国家培养好公民

2018/10/26 20:32:56

他在北京三十五中任教多年,曾是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同志的班主任;

他满头银发,英姿挺拔,一个半小时的分享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他不是在讲德育,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德育的模范;

他就是教育部原基教司德育处处长,全国著名德育与班主任工作专家,山东儒源文化集团、孔子礼仪文化学校发展顾问——孙学策老师。

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暨传统文化进校园交流大会”上,79岁高龄的孙学策老师为中小学校长、教育工作者做了题为《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考和建议》的精彩分享。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借助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既有真才实学,又能不断增进个人道德修养、社会担当、家国情怀,这样才能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才能真正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如何做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我们的认识要到位

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进行深刻理解。其中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明确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做好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养成孩子优良的品格。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育累积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科学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要牢固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热情,如此才能回归教育本真,润物无声式地将国家层面的价值导向、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把孩子们培养成好人、好公民。





三、如何落实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其核心只有一句话: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进行“德”的教育。总结如何抓德育教育,就是六个字:“抓小、抓细、抓实”。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首先,要明确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德育就是要培育好人,培育好公民。好公民有四个基本条件:爱国、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具备这四个基本条件,我们就可以说他是一个好公民。




1988年,中央颁发了一个中小学德育文件——《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被称为中央14号文件。在文件的开头部分有这样一句话:“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是使全体学生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文明礼貌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一次,我和教育家高振东老先生一起去讲学,聊天时我请教他:“什么是爱国?什么是不爱国呢?”老先生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你把西瓜皮倒在你家炕上,这种行为叫不爱家。倒在马路上了,这种行为叫不爱国。”到底什么叫爱国?起码有三条:爱国之情、爱国之责、爱国之行。




1988年,教育部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04年修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央颁发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被称为中央8号文件,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从贯彻实施行为规范切入。这两份文件,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作为国家教育部专门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干部,理所当然要思考。反复思考,悟出三条:

一、日常的待人接物、行为举止,在人际交往,甚至是国际交往中不是小事情。

倘若在国家交往中,表现出不文明举止,人们记住的一定不是那个人,人们记住的是他的国家。如果是企业家随国家领导人出访,那么大家会说,企业家尚且如此,国民的素质又会好到哪里去呢?所以,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声誉,民族的尊严。




二、文化教养和行为素质的水准应该是一致的。

可现实是我们的道德行为素质水准比较低,这是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忽视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结果,也说明我们的教育是不健全的。



三、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应在中小学阶段完成。

有人做过研究,认为六成学生可以在小学和初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两成的学生可以在高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合算起来,八成的学生可以在中小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