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源动态
成长,是让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2019/1/26 18:53:20
人们常说: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的习惯。
在中国,很多的孩子除了学习,自理能力几乎为0。
有人说,孩子那么小,哪里舍得让他干家务活儿,万一磕到碰到怎么办?
也有人说,让孩子学这些干嘛,他只要把学习搞好,将来考个好大学就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只要学习好,再苦也不苦孩子”已经成为很多中国父母的共识,殊不知自己却已经走进了教育的最大误区。
诗人余戈曾说: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曾震惊全中国的神童魏永康,在别人还没有完成高中学习时,17岁的他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中科院。
按理说,如此成绩优异的高材生,该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却不料,还没有取得研究生学历,就被学校勒令劝退。被劝退的理由,让人瞠目结舌: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下雪天还穿着单衣、拖鞋在校园里穿梭,从来不知道打扫卫生,整理衣物床铺,甚至连正常和同学交流也无法做到。
有人比喻他是“学习上的天才和生活中的弱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母亲。和很多父母想法一样,魏永康的母亲认为,孩子成绩好,将来才有出息,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都不让儿子插手。
当儿子被退学那一刻,怒气冲冲的母亲来到学校责令儿子:“这么好的机会,你不争气,你不如去死好了!”
可悲可叹,明明是你剪掉了我的翅膀,如今却又怪我不会飞翔。
孩子像一把刀,闲置久了就会生锈,从而失去原有的锋芒。再爱孩子,也要让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让孩子从生活体验中经历风风雨雨,如果你越舍不得用孩子,孩子就会越来越不中用。
《特别狠心特别爱》中,有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在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向父母索要!
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父母要“狠”心一些,纵是万般不舍,也要懂得放手。
如果孩子从小对独立自主和生活常识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的话,那孩子长大以后进入集体生活一定会遇到诸多的问题。
要知道,人生中每一件事都是重要的。无论是叠好一件衣服,收好一把椅子,还是整理好一床被子,事无巨细,从开始使用到收放整齐,不仅仅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其中更蕴含着孩子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生活的主人,是“德行好少年”冬夏令营多年来一直笃行的理念。在新奇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挥洒汗水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换位体谅父母的辛劳,感恩父母的付出,更能在体验中收获成长,信心和友情,培养出受益一生的良好习惯和行为素养。
这,才是让孩子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