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源动态

文化的力量丨祭孔追思,延续民族精神血脉

2016/6/30 14:26:16


我国的祭祀文化源远流长。先民祭图腾,帝王祭天地,百姓祭祖宗,久而久之,形成了随处可见的祭祀文化。其中,祭孔是对“先贤”——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孔子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纪念活动。



据载,早在周朝的时候,学校每年四季释奠于先师,以表尊师重道之意。而孔子这位中国第一位私人教师,以创立儒家学说、培育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而著称于世。在孔子逝世后的第二年,诸侯即开始祭孔,绵延两千多年至今。



祭孔有一种凝聚的象征意义,代表的是过去与现在的一种联系。用祭典这种很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方式,来表达对孔子的追慕之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展示。



祭祀可以让圣哲的精神,在现代生活中拥有新的生命,将圣哲的精神延承至今,与我们的心灵有所沟通。所以在祭祀的过程中要有一颗虔诚之心,虔诚才能感受孔子的精神。



仁、义、礼、智、信,君子和而不同,九州儿女共聚山东儒源文化集团;温、良、恭、俭、让,四海一家兄弟,华夏儿郎共普盛世华章。



 

在“德行好少年”国学夏令营中,我们共同度过了一段段美好的欢乐时光,在这里,我们用热情点亮人生中每一个美好时刻。



今日我们追思圣贤,感恩历史;今日我们穿越千古,向孔老夫子回望。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在悠扬、肃穆的鼓乐声中,“德行好少年”国学夏令营的全体学员举办隆重的祭孔大典,在祀典中追思古圣先哲,在礼拜中寻求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道德的根本就在儒家思想之中,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孔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祖先,被称为“万世师表”,从古至今令人景仰,祭祀孔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子孙共同的寻本之礼。



吉时已到,伴随着噌吰的钟鼓声,司礼官宣布祭孔典礼正式开始。在庄严、肃穆的礼乐声中,祭官、礼生、引赞等依次就位,全体祭拜人员着汉服,正衣冠、拾肃容,共同祭拜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祭孔典礼不是一场表演,旨在通过祭礼唤起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德行的景仰。祭孔大典程序严谨、繁琐,受传统祭奠先师礼制影响深远,每一个环节都浸润着对先贤的感恩、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祭孔大典

天佑中华有先师,厚德传承继圣贤。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祭祀活动,本来感觉非常新奇、有意思,但当我真正地在那种庄严、肃穆的情境中时,我觉着祭孔容不得一丝玩笑。



在祭典中,祭祀官们和所有的老师、同学都穿了汉服,这是对圣人孔子的尊重,也是对儒学的尊重。祭祀是示敬,是感怀,是追忆。此次祭孔大典,让我感觉很震撼,让我深深折服于中华文化的魅力。



祭孔大典不仅有利于开阔我们的传统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而且让我感受到圣贤之志,效法圣贤之德。此次祭孔结束以后,我决定要熟读《论语》,感悟圣人的为人之道。


——“德行好少年”国学夏令营第一期学员

王元贤





◆  ◆  ◆


为什么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水平与2500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的今天,世界还在怀念这位圣人贤者?显然,孔子能够存于今日世人的心中,最根本的还在于他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那么,250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孔子的思想能够穿越漫长的历史尘埃,凸显其不朽的价值?



中华民族的凝聚有两个纽带,一个是血缘的纽带,一个是文化的纽带。相比之下,文化纽带更为重要。而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



诞生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夫子在中国被视为“文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巨人之首。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在中国,孔子的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被看成是传统文化中最深刻、最完整、最普及、感染力最强、凝聚力最大的思想体系,已经超越了时代和国家的界限,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遗产。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挥了凝聚和认同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儒家文化,融汇于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这种特有的文化基因对重塑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祭孔知识小科普



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敦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岁。由于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很高,影响极为深远,所以到了隋朝,孔子被尊称为“先师”以后,释奠便成为祭孔典礼的专属名称。



孔子卒后,他的弟子在他居住的三间茅草屋里,供奉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并且按岁时祭祀,第二年鲁哀公正式到孔庙祭孔。之后,从汉高祖到清高宗的1700年间,有12位帝王先后来到孔庙祭祀,留下碑文。



真正意义上的“祭孔大典”则始于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



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之多,汉武帝在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后,专程祭拜孔子庙。



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诏四时祭孔子,一年始有四大祭。以后历代加增,每年的大小祭祀活动多达五十余次。主要有“四大丁”,也叫“四大祭”,在每年春、夏、秋、冬的丁日举行;“四仲丁”,在大丁后的第十日举行;“八小祭”,在清明、端午、立秋、除夕、六月初一、十月初一、生日、忌日举行。 



此外,每月初一、十五也有祭拜,但是,在所有祭祀中,历来以春、秋两次大祭为主,尤以秋祭为重。后来,将每年的大祭定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举行,再后来,换算为公历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