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源动态

父母成长课堂: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内在力量

2016/8/6 15:50:38


这或许将是您日用而不知的一堂课;

这或许是您终身难忘的一场思想体验;

这或许是您不可多得的一次自我塑造;

莲花次第开,香远溢清人。

“德行好少年”国学夏令营父母课堂

带您一同品味中华文化。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民族小学的讲话




《品味中华文化》


山东儒源文化集团创始人、孔子礼仪文化学校校长金辉女士为“德行好家长”们分享传统文化精彩课程——《品味中华文化》。以下是部分授课内容整理。



中国字很有意思,我们看这个“德”字,“德”是双人旁,跟它发音一模一样的“得”也是双人旁,这两个字都跟人有关。但尽管如此,道德的“德”与得到的“得”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却截然不同。道德的“德”底下是个心,有遵循内心本性、恢复内在本我的意味;而得到的“得”底下是个寸,代表了我们只聚焦于外在想拿到手的东西,斤斤计较、得寸进尺的心态。

如果我们想要人生幸福,想要一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想要所有一切都非常顺利圆满,那么就要在内在的“德”上面多下功夫。内在的“德”决定了外在的“得”,里面没有道德,外面没有得到。

今天有人想去抓蝴蝶,于是去追、去跑,非常费劲不说,还不一定成功。明明就有一个轻松的办法可以抓到蝴蝶,只不过很多人不愿意去这样做,这个方法就是种花。我们把花种成花海,蝴蝶自然就会飞来,还用跑到外面去抓吗?所以内在的“德”我们必须下足功夫去做,不管是在工作方面还是为人处事方面,都要谨记“有德方能得,有道才能到”


我们还应该常常感恩,感恩自己得到的已经足够多,然后扪心自问自己能不能承载得了这些得到。如此,又哪里还会有牢骚,哪里还会有怨言呢?


儒、释、道三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让我们回归,回归我们的心灵。人类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的健康、快乐、幸福。


现在的很多孩子聚在一起,话题总是围绕着“你的鞋子多少钱”“你的衣服是什么牌子”“你爸爸开什么样的车”“你们家住多大的房子”展开,我就没听到过有孩子炫耀“你做家务多不多”“你一年读多少本书”“你帮妈妈洗过多少次脚”。在最没有赚钱能力和消费能力的年纪,如此喜欢攀比物质,实在是不好的风气。但是我们又能怪谁呢?怪孩子吗?他们会以物质为中心,会这么不重视道德、文化的意义,还不是家长们“言传身教”的结果?



今天的孩子真的很幸运,有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资源,这么好的老师,能够在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中华文化,从此种下成“仁爱”的种子,哪怕他将来是个平凡人,也会有一颗良知、慈悲的心。


人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做成什么样,一切都是我们的种子决定的。如果我们今天在孩子的幼儿园阶段,在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里面就融入圣贤文化、中华文化,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仁爱、和平、光明、善良“的种子,那假以时日,我们的孩子就会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如果今天我们为孩子种下的是小草的种子,就算是老师再费心费力的补课,家长再费心费力的买参考书、买学区房,可最后孩子们还是会长成一株草,因为他们的种子早已决定了他们未来的样子。



最后,送一首崔卫平教授的诗与大家共飨:


你所站立的地方,

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

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

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

中国便不黑暗。



家长分享

儒家文化太棒了,今天一天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金辉校长讲的”内德“与”外得“深入人心,里面没有道德,外面没有得到。儒家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觉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看到老师, 发过来孩子的照片,看着孩子们脸上自信的笑脸,发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儒源的每一位老师和工作人员。


——”德行好少年“国学夏令营

学员方艺诺妈妈分享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忘掉了。”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在青少年的头脑里,深深地植入他们的内心里,让这些传统文化成为他们乃至中华民族的成长基因,是我们所有教育者和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坚持不懈的目标。



“德行好少年”国学夏令营

传播正能量,请您转发

让更多的人走进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