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源动态
他的两本书,总书记说要仔细看看:杨朝明院长分享《孔子思想与儒学精髓》
2016/11/21 15:09:56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曲阜考察。参观孔子研究院时,他饶有兴趣地翻看桌上摆放的展示研究院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看到杨朝明院长主编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时,他拿起来翻阅:“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他还说: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一席话,让这两部书“一夜畅销”。
——节选自人民网
11月18日,当代著名学者、儒学家、史学家、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院长为参加第三届校长论坛的校长们讲授《孔子思想与儒学精髓》。
杨朝明院长从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思想中的“礼”、“仁”、“中”以及儒家的人生修养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孔子的主要思想与儒学精髓。讲授中杨朝明院长结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以及鲜活的社会案例,引导大家重新认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当下几种对孔子思想和儒学价值的种种“误读”逐一进行剖析。对孔子儒家思想的人生境界和孔子的历史地位作了详实而生动的阐释。
孔子作为多少年来古老中国的精神领袖与思想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与血脉。我们距离孔子有多远,这个“距离”不是时间、空间的距离,是我们对孔子思想、儒家学说、中国传统思想精髓认识的“距离”,是我们要认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应该对民族优秀文化采取怎样的态度。
我们知道孔子当时处于一个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时代,什么叫礼崩乐坏?就是没有秩序,所以提到孔子思想首先就是“礼”,所谓“礼”就是规则、就是规范,就是我们应当自觉遵守的东西。但是大家知道,我们制定规则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规则如何执行。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如果没有尊重礼仪的自觉,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奏乐有什么用?“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追求礼,“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用礼来节制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孔子希望我们自觉地遵守秩序,把握好规则。
有人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大概还找不出第二个人,像中国的孔子这样,在差不多两千五百多年的日子里,受到无数亿万人的关注,从尊崇、膜拜,到评论、指责,乃至谩骂、揶揄,竟从未中断过。”柳诒徵先生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没有孔子就没有中国文化,孔子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代表,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但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儒家文化中的很多命题、范畴与孔子的思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仅是因为儒家文化经过朝朝代代的变更,已与孔子原初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出入,也是因为我们在不断吸收其他领域的文化,对我们固有的思想形成一种冲击。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国儒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先秦时期,即通常所谓“德行儒学阶段”,这是儒学创立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孔子儒家主张“修己安人”和“仁政”“德治”,强调“正名”,带有明显的“德性色彩”。
二是秦汉以来以至近代,这是“帝制中国时代”,是儒学走向民间,与社会密切结合的时期,可称之为“儒学发展阶段”。与先秦不同,这时期政治上皇权至上,适应专制政治的需要,逐渐强化君权、父权和夫权,儒学慢慢蜕变,染上了显著的“威权色彩”,呈现出为后世所诟病的“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也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近代以来,尤其甲午中日战争以来,儒学进入第三个时期,可称为“儒学反思阶段”。近代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变动,促使人们反思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帝制时代,孔子被尊崇到极高地位,儒学是统治学说,新文化运动的矛头自然直指孔子,借以打倒儒学和传统文化。这种“全盘性反传统主义”运动,其思维方式上存在偏颇是显而易见的。但客观上却主要指向具有“威权色彩”的儒学,把被扭曲了的儒学主张看得更清。
对中国儒学进行这样的划分,有助于对儒学价值的认识。在中国不断遭受外敌欺凌,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期,希望中华民族走出低谷,关注民族命运的人都思考文化问题,强烈“保守”传统的人多看到了原始儒学的真精神,而对孔子儒学与传统文化持“激进”立场的人,则更多地看到了作为“专制政治灵魂”的那个“偶像的权威”。难怪“新启蒙运动时期”有学者提出要“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我们确实应该关注原始儒学,分清“真孔子”和“假孔子”,澄清误解,明辨是非,正确对待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语》开篇第一章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按照传统的理解,本章分别讲学习、交友、人不知的问题。我们研究后认为,这样的看法可能并不符合孔子的本义。
其一,是本篇所体现的孔子的“时”的思想。孔子指出:“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他认为“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这里的“时”与“学而时习之”中的“时”应当一致。孔子弟子认识到“夫子之道至大”,尤其是颜回所言孔子学说不为所用乃是“有国者之丑”,孔子也对此表示赞同,体现了孔子对自己思想学说的认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思考。
其二,是孔子对遇到不理解自己的人的态度。一方面,孔子希望用时、用世,但世不我用,生不逢时,却仍然坚定自己的信念;另一方面,孔子迫切希望有人了解自己,而当颜回真正理解了自己时,孔子表现得格外欣喜。
其三,孔子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也不恼怒,这是君子品格的要求,此即《论语》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本篇中,颜回说:“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
11月19日,山东儒源文化集团、孔子礼仪文化学校礼聘杨朝明院长为特聘导师,姬长文董事长、金徽校长为杨朝明院长颁发聘书。
本期编辑:潘倪梦
摄影: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