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源动态
学习圣贤经典,唤醒生命内在的智慧
2016/12/9 14:49:12
经典蕴含人生大道与天地宇宙规律,一个人的心灵成长离不开经典智慧的启迪,离不开圣贤精神的教诲,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支撑。2016年12月3日开始,汶上宝相寺旅游发展公司开展为期8天的传统文化学习之旅。要开辟智慧之路,通过学习圣贤经典,唤醒生命内在的智慧,是简易有效的不二法则。
朱严华老师《夫妇有别》
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夫妇为人伦之始,造化之机。
《周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措)。”可见人伦之道始于夫妇。
儒家非常重视人伦。孟子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夏,商,周三代的学校分别叫校,序,庠,学习的内容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懂得人伦之道,上层贵族子弟明白了人伦,下层百姓就会亲近效仿。孟子还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怎么建立伦理关系,就是父母像父母的样子,儿女像儿女的样子,丈夫像丈夫的样子,妻子像妻子的样子,敦伦尽份,各守其道。男人是一家的顶栋梁,要能明理,有志气,领妻不管妻,做女人的老师。女人落实妇女的四德是关键,做到妇言、妇容、妇功、妇德。
马莲老师《礼仪之道》
敬是礼的核心,《礼记》首篇便说:“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凡事都不要不恭敬,态度要端庄持重而慎重思考,说话安稳平静而充满自信。这样,才能够使众人信服。孔子有个弟子名叫司马牛,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即将被处斩,司马牛忧愁的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礼是天地间温和的有秩序的爱。礼的四项基本内容:
第一,礼貌。我们必须把讲礼貌当成我们的生活方式。
第二,礼节,即日常生活中惯用的规则和形式。
第三,仪表。人三十岁之前的相貌是父母给的,三十岁之后取决于自己,外在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修气质,修内在的心。
第四,仪式。不能体现恭敬的仪式,没有任何的意义。
学习礼其实是学做人,内恭外敬,我们修内在的恭敬之心,一份恭敬一份收获。
孔舒婷老师《行为礼仪》
坐立行走,待人接物,一颦一笑,眼神脸色,无不是行为显现。凡行为在社会中反映,就有一定的规范,这种规范我们称之为行为礼仪。
1、站姿的礼仪
古人云“立如松”,站的姿态式应该是自然、轻松、优美的。不论站立时摆何种姿式,只有脚的姿式及角度在变,而身体一定要保持绝对的挺直。
2、坐姿的礼仪
坐姿总的要求是舒适自然、大方端庄。在日常交往中,对入座和落座都有一定要求。入座时,动作要轻盈和缓,自然从容。落座要轻,不能猛地坐下,发出响声,起座要端庄稳重。
3、走姿的礼仪
行走的姿式极为重要,因为人行走总比站立的时候多,而且一般又都在公共场所进行的,人与人相互间自然地构成了审美对象。行走时,步态应该自然轻,目视前方,身体挺直,双肩自然下垂,两臂摆动协调,膝关节与脚尖正对前进方向。行走的步子大小适中,自然稳健,节奏与着地的重力一致。
4、微笑的礼仪
在国际交往中,如果语言障碍无法交流,微笑则是迅速达到期交流的“润滑剂”。微笑即是在脸上露出愉快的表情,是善良、友好、赞美的表示。在绝在多数国际交往场合中,微笑都是礼仪的基础。亲切、温馨的微笑能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迅速缩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创造出交流与沟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