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源动态

朗朗读经声 悠悠儒源情

2016/12/16 14:47:29

我和儒源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始于九年前的济宁市区,那是一个秋日的傍晚,迟落的夕阳将西边的天空暄染成五彩斑斓,像一幅美不胜收的西洋油画。我牵着当时正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的小手,首次走进了济宁兴唐大厦二楼的孔子礼仪文化学校。在这里,从此开始了与儒源的依依不了情。在这里,结下了与儒源人的牵挂关注之情。此生,注定与儒源有缘!

在兴唐大厦孔子礼仪文化学校,与女儿年龄相当的16个孩子,被编入国学班“学而班”,从而开始了他们三年的读经诵经,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幸福人生。那时的金辉校长,想必已在内心深处,发宏愿要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为孩子们罗列的诵读书目有:《论语》、《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孙子兵法》、《孟子》、《大学》和古典诗词50首,每周设四个晚上的诵读时间。这是我非常珍惜的宝贵时光,我悄然在教室的角落坐下,随着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我也仿佛进入了另一个自在的境地。说来滑稽可笑,大学文化程度的我,读到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时,竟感觉是那样的陌生,又是那么地亲切,我暗下决心,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在青少年时代没有学到,现在要抓紧学习。从学而班开始,一直到为政班直到侍座班,金辉校长和各位老师,为几百名儿童播下了爱的种子,播下了感恩的种子,播下了幸福的种子,我相信,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必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金徽校长和她的伙伴们,对孩子们有着超乎一般人的耐心和爱心,首先教育孩子们亲师友,习礼仪。上课前的感恩词是引导孩子懂得感恩的阶梯,“感恩天地,让我们拥有这个世界,感恩父母,让我们拥有生命,感恩先师,为我们指导人生。”。另外,金徽校长和各位老师,注重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仪课,让孩子们知道待人接物进退有道,书法课,让孩子们认识汉字之美,文化之妙,太极拳,让孩子们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让孩子们身体力前,我清楚地认识,那些不谙世事,五六岁的孩子们,是那么稚声稚气又声响宏亮地背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孩子们在这里接受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沉甸甸地使命。同时,老师们又教导孩子们:“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懵懵懂懂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领悟和受到的启蒙。


创建儒源后,金徽校长将孔子礼仪文化学校迁到了曲阜,同她见面的次数少了。但我们的联系未断,时不时在微信上鸿雁传书,互诉思念之情。今天的金徽校长,用老百姓的话说“忙着呢”,“混大发了”,她创办讲师团,到全国各地讲授传统文化,举办夏令营、冬令营,为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灌输圣人之道,2013年11月,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是全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著名人物,正所谓“天下谁认不识君”。我也时常关注着宋芳芳等几位老师的消息,那时的她们,大都大学刚毕业,风华正茂,稚气未退,英气逼人,正待字闺中,令人羡慕。想必今日已同意中人牵手结婚生子共赴爱河了,我祝她们生活甜蜜,工作顺利。

有时在济宁的街头巷尾,偶然会遇到学而班的家长们,大家自然而然的聊到孩子,聊到金徽校长和各位老师,聊到儒源,大家相约,在2017年的秋天,择一佳日,带着孩子,赴圣地曲阜看望金徽校长和各位老师。

儒源之情 天长地久

儒源之情  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