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源动态

金徽校长|生命里有三件事情不能等

2016/12/18 14:45:31

教育是为孩子的一生做准备,我们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唤醒孩子本自具足的善良、智慧和力量。12月17日下午,金徽校长为前来参加德慧师资班的学员们带了《教育的目的》课程分享,从教育的目的入手,分享了如何在校园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关于教育的目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作为老师,要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的首位。

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呢?我们常说希望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人,能够厚德载物,立德树人,就是要把德行树好,所以我们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德。儒家最重视德,讲究德化人生,用德来教化、引领孩子的发展。作为老师,就是要给孩子在心中种下一颗向善的种子,学习传统文化,就是改变孩子原来不良的种子,进而改变孩子的未来。

“无道不能生存,无德不能生活”,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道是自然法则,是宇宙自然社会的自然规律,而德就是顺规律而行。按道德标准去做,自然而然德就体现出来了。人生有四道:知道、悟道、行道、得道,人不离道,一生才能平安。南怀瑾老先生说:“处世以立德为事业”。经事练心,借事修德,点点滴滴的事情都可以修自己的德行,德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道德品行,所有遵循本性的、顺乎自然本性的便是德,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道德的“德”和得到的“得”虽然发音、结构都一样,都是双人旁,但呈现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道德的“德”是遵循本性、本心,所以下面是一个“心”,用心来体现;因为我们总是不满足,斤斤计较,所以得到的“得”下面是个“寸”,得寸进尺。

宇宙遵循因果规律,“德者,得也”,两者之间也遵循平衡的规律,所以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也不要去抱怨,而是应该从自身思考,内在的德是不是没有做好。《朱子家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易经》中也说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内德决定外得,里面没有道德,外面没有得到,有德方能得,有道才能到。

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要先正己化人,然后培养学生好的德行,将来会去利益社会、国家,成为家族的荣耀。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好的老师要有师德,培养孩子好的德行。如何培养孩子好的德行呢?首先就要从“八德”中的“孝”来入手。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善之首,孝心一开,百善都开、百慧皆开,百善皆来。所以孔老夫子才说:“夫孝,德之本也”,孝是德之根本;“教之所由生也”,教育一定要从孝开始教,所以找到根本,德行才长的起来。

孝是人类一切爱的起点,是所有爱的种子,孝是最重要的人性根基,父母祖宗是我们的根基。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是根,连根养根,才能根深叶(业)茂。

教育的“教”字,是由“孝”和“文”组成的,将“孝”传承下去,就是教育的目的。“孝”这个字,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合起来就是子承老。“老”上面是个“土”,下面是个“匕”,老了之后,就有一把匕首悬挂在身边,老无所依、老无所养、老无所乐,如果子女不孝顺,那么老人的下半生是十分凶险的。

在古代,皇帝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孝经》,孝乃治国的方略。《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中就有记载:“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治国要道,即为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是教化的出发点,由此,将孝道定义为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的根本道德。

在《论语》中也有著名的“四子问孝”的记载。面对“何谓孝”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在回答孟懿子时,强调孝是“无违”,即在孝养父母时不能违反了礼制;回答孟武伯时则强调,儿子如果能体谅父母所担心的事,也就是尽了孝心的;给子游的解释是,孝并不是简单地给父母以食物,要待之以诚敬之心;回答子夏的“色难”,是要求怎样和颜悦色、诚实地侍奉父母,仅仅给父母亲酒食是不够的。

《孝经》说道:“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称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称之悖礼”。行孝,就是要知恩、感恩、报恩。行孝要知父母恩。《父母恩重难报经》总结了慈母十恩: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生子忘忧恩;咽苦吐甘恩;回干就湿恩;哺乳养育恩;洗濯不净恩;远行忆念恩;深加体恤恩;究竟怜愍恩。人间至情此最真,父母恩怜无停歇,起坐身随心亦随, 百岁母忧八十儿,命到尽头恩未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生命中有三件事不能等,孝敬父母不能等、教育孩子不能等、积德行善不能等。


本期编辑:丰帆

摄影:孔令伟